市衛健委說,本市將在中醫“區域+專科”醫聯體建設基礎上,以區屬醫療機構為核心,打造市級專科專病資源全要素下沉的“一區一品牌”重點基地,讓市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名科名醫一體化中醫藥服務,將海派中醫專科的金字招牌延伸到基層。2021年10月,完成首批“一區一品牌”重點基地建設;2021年底,完成其余“一區一品牌”重點基地建設,實現16個區全覆蓋。各區已確定的重點基地見
主要目標
圍繞健康上海建設和中醫藥事業發展總體部署和規劃,加快推進本市中醫醫聯體“一區一品牌”重點基地建設,四大醫聯體牽頭單位帶動各自輻射區域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優勢特色品牌建設,進一步優化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強基層中醫筋骨,通名醫下沉脈絡,讓市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名科名醫一體化中醫藥服務,將海派中醫專科的金字招牌延伸到基層。
建設任務
圍繞“海派中醫”名科走近家門口工作目標,在中醫“區域+專科”醫聯體建設基礎上,從中醫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海派中醫專科(專病)中,優中擇優,依托區屬醫療機構在每個區建立至少一個中醫專科服務重點基地(各區已確定的重點基地見附件),形成區域品牌效應,發揮重點樞紐作用,聯動區域內綜合醫院和社區機構,促進優質中醫資源下沉,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能級。
(一)一體化診療服務
緊緊圍繞提升重點基地中醫專科(專病)診治能力和技術水平,開展一體化診療服務。
1.發揮樞紐作用,診療規范一體化。持續推進“136工程”,在醫聯體牽頭醫院推廣不少于6個中醫優勢病種診療規范的基礎上,各區重點基地根據區域特點做深不少于3個優勢病種,指導重點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展不少于1個中醫特色專病門診,為市民提供與市級醫院同質化的專科中醫藥診療服務。
2.醫聯體牽頭醫院在重點基地開設名醫專家門診。通過名醫下沉、名醫帶教、跟師學習等手段,形成名醫工作室機制,強化牽頭單位對重點基地的技術輻射和帶動。探索“名醫”號源共享機制(包括名中醫、學科帶頭人等高層次專家號源),方便市民看名醫。
3.通過重點基地建設在區域形成示范效應。促進區域內中醫專科服務水平整體提高,做強“家門口”的中醫專科服務品牌。發揮中醫在防治康領域的特色優勢,推進中醫藥健康管理向社區延伸。
(二)一體化學科建設
利用市級醫院重點專科優質資源集中的特點,充分發揮引領作用,加大技術輸出和管理輸出力度。通過專科共建、臨床帶教、進修培訓、聯合科研等方式,強化三級醫院對下級醫療機構的技術支撐,加強重點基地學科建設。三級醫院可派員擔任下級醫療機構管理人員和重點基地科主任,提高學科管理水平和臨床服務能力,促進一體化學科發展。依托各區重點基地,開展“社區中醫藥服務品牌提質增效行動”,聘請市級醫院專家對已發布的20個社區中醫藥服務品牌開展針對性的科學總結、評估和挖掘,讓“社區絕活”講明白,能拓展,更有效。
(三)一體化人才培養
推動區域中醫資源交流和共建共享,強化醫聯體內中醫藥人才一體化培養,使市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名醫、名師、名術”。在已完成的首期中醫醫聯體基層骨干研修班項目基礎上,繼續深化醫聯體內人員雙向互聘、柔性流動制度,通過定期開設帶教門診、建設遠程診療、教學中心等多種形式培養帶不走的“社區好中醫”。
進度安排
2021年10月,完成首批“一區一品牌”重點基地建設;并進行階段總結。
2021年底,完成其余“一區一品牌”重點基地建設,實現16個區全覆蓋,一體化診療服務、人員雙聘流動、名醫號源共享等功能基本實現并逐步豐富服務內涵。
各區已確定的重點基地名單:
管理員
該內容暫無評論